雖然在做月子,也一定要來推薦本年度閱讀書單中不能錯過的一本書《天山----一趟沒有地圖的心靈之旅》
作者是我的恩師趙雅麗老師(淡江大學教授、前公廣集團董事長),我的人生探索受她影響很多,天山之行本來我也受邀前往,只是那時我已經懷孕了,無法長途跋涉,但是我第一時間閱讀了全文書稿,稍稍彌補遺憾,我也為本書寫了推薦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來,那不是我?
◎劉中薇
在自卑而迷惘的青春生涯裡,我沒想過,我會遇見一位老師,她有著宗教領袖的魅力,能夠極其溫柔敏銳地看透你的靈魂,每個人在她面前都是透明的,那怕她只是初初認識你。
她就是雅麗老師。我就學的時候,她是系主任。捱於青春的彆扭,我總不敢靠老師太近,為了一份研究所甄試的自傳,我第一次硬著頭皮去找她,希望老師幫我看看。
我永遠都記得,那是天氣晴朗的傍晚,我走進辦公室,老師原本低頭辦公,抬起頭慈藹地接過我的自傳。
我自認為寫得還不錯,沒想到老師靜靜閱讀完以後,坦率地說了一句:「寫得很好,文筆很棒,但…….這不是妳。」
當下我錯愕不已,明明是我一字一字親手寫的,明明主角就是我,為什麼老師誇我寫得好,又說那不是我?「是我又不是我」,這老師到底在說什麼啊?
我陷入五里霧裡,經過多日沈澱,拋開坊間教戰範本,打開空白檔案,靜下心,開始問,我是誰?或者,「誰是我」?我選擇做什麼樣的人?什麼樣的事情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?如果我是一朵花,我想要以什麼樣的姿態綻放?
多日後,我發自內心,重新寫了一份自傳,再度畢恭畢敬交給老師,這回,老師給我一個爽朗的笑聲:「對了!這就是妳。」
我想,老師一眼看出青春的我有著不安份的靈魂,對所有的世俗感到質疑,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與能力去挑戰,只好安全地躲在「常人」中,跟大家一樣。老師早就洞悉一切,只是當時懵懂的我,並不認識自己。
大概就是從踏進老師的辦公室開始,我開始走上認識自己的道路。在無數個困惑的夜晚,老師不厭其煩與我討論各式各樣「人生提問」。每當我被世俗的期待束縛,陷入徬徨不安,老師便會跳出來告訴我,回歸「本真」才能讓我自由快樂,我就是我,我有我的光芒,我不用是「一般人」,不用是「大家」。
老師的「看見」與鼓勵,讓我大膽任性地追隨著內心的聲音奔跑,一路上做著自己感到熱情、有意義的事,不管結果如何,過程總是無比過癮!
選擇從常規的職場離開,很長一段時間,我的名片上沒有頭銜,只浪漫地寫著一句話:戀家、流浪、做夢、說故事…….
後來,我的名片連那一句話都省了。
現在,我沒有名片。
沒有名片的我,竟然活得十分自由快樂。照老師的說法,我開始遊戲人間了!「遊戲不僅是一種認真與全然執著、全心投入、參與融入過程當下的存在狀態,也是一種對自己完全負責的生命態度……『遊戲』心態曾是我們在孩童時代的存在狀態,也是我們一生最懷念的存在樣貌………」
我可能在一路玩耍的遊戲中,漸漸找到了「我」。
那個我,不單單是世俗下生命才華的展現,那個我,還包括人生道路上幸福意義的詮釋。
多年單身女郎的生活,我曾經誤以為需要找到那個對的人,才會幸福。
老師卻不斷提醒我:「沒有人能夠影響妳要的快樂。」「只有當我們的內心處於一個圓滿狀態,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來獲得快樂幸福時,才能成為一個『自由』的人。一個自由的人,不論處在什麼狀態,內在都是自在滿足的……。」
當我找到了「我」,當我是一個獨立圓滿的圓,當我自己就能夠幸福,當我的意義不需要別人來註解,很奇妙地,我遇到了另一個獨立的圓,從此我們相伴而行。(咳咳……寫這篇推薦文的時候,正值我結婚三週年慶呢!)
閱讀《天山---一趟沒有地圖的心靈旅程》,好似老師就站在我面前與我說話,裡面的思考,是老師這十多年來時不時給我的提醒,每字每句,都格外親切溫暖。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山,那是我們心靈至高的神性,也是恬然自安的家。
找到它,就找到了回家的路。
打開書,歡迎回家。
(歡迎分享,註明出處,謝謝)
PS 這週的菠菜日,請密切注意,會贈送這本書喔!